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由论坛、博览会、大赛、地面无人系统活动四大板块组成。国际21家机器人组织作为大会支持机构,300多位国内外专家震撼演讲,160多家机器人企业展示最新展品及应用,16个国家4万多名参赛选手参加比赛,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为您带来一场机器人领域的饕餮盛宴!
“国际合作与机遇”由 主持。
发表《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主旨演讲。
辛国斌副部长指出,机器人作为未来推动科技变革的三项主要技术之一,正从简单的辅助工具和设备,向着与人类协同共存的伙伴和助手持续迈进,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中国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攻关和应用,为全球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将一直秉持开放合作理念,致力于携手各国共同打造共享共赢的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
辛国斌副部长表示,加强机器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已成为广泛共识,世界各国要共同树立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共同打造全球协同研发新体系、共同构建全球产业合作新生态、共同开创全球应用深化新格局,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表题为《机器人技术在成功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的演讲,他指出,制造业中有60%的工作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自动化的使用潜力巨大,对机器人的总体需求也在飞速增长,每年增长幅度可达20%-25%。机器人的使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会。他预测,2020年中国机器人需求占到全球需求的比例可以达到40%,中国在这个领域有很大机会,可以大幅度增加工业自动化的程度,也可以大量地使用机器人技术。同时,建立一个以工业物联网为核心的生态体系,为推动行业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AI赋能 迎接千帆竞发的新时代》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如今人工智能语音转文字的准确率已经超越人工记录人员,平均准确率达到95%以上,若加以联网训练平均准确率可达98%。国际社会都已经把人工智能作为未来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改变世界,并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应用和社会发展的机会。
在演讲中解读了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2018-2020年)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影响。她表示,工业作为欧洲经济的核心,对欧洲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平线2020计划是将技术转变为可以为人们使用的具体方案和应用,充分发挥人们的创造力。这一计划让欧洲工业技术保持领先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例如把与机器人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所有新的应用领域开放,包括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农产品等。
就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展望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从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去年又创造了历史的双新高:一是市场的容量创出了新的高度,超过了14万台。二是整个增速创出了整个中国机器人近几年发展最高的速度,平均增速已经达到了接近60%。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使得机器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也称之为机器人进入了2.0时代。其中的一个主要的标志是机器人由过去机器设备的衡量指标,速度、精度、负载和可靠性,现在变成了自主的决策能力、运动能力、操作能力和交互能力。
介绍了美国各种领域的机器人的市场发展与变化,他表示,整个机器人产业的价值链,正在向每个行业扩展。工业领域每年增长15%,也是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仓储和物流行业也是如此,处于非常快速增长的状态。零售领域也在逐渐赶上,机器人既可以应用在店面,也可以应用在餐馆,越来越多的人和机器之间产生互动。未来的机器人,需要在复杂的环境当中更加自主灵动,快速处理、快速学习,用户界面和社交互动更加简单友好。
就机器人产业进行分析,他表示,为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把三城一区作为主平台,大力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机器人技术创新、加快机器人高端产业机制的建设,并且进一步加强对机器人产业的服务,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大力推动。
“基础技术与创新”由 主持。
以《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机器人导航和感知》为题发表演讲,介绍了机器人行业近年来的变化、智能机器人导航和感知、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他表示,机器人导航分为定位、建图以及运动控制三部分,近年来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今后,对于这些技术来说,最关键的是解决机器学习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有高级互动的功能,这也是现在我们正在努力研发的。
介绍了欧洲机器人学的发展与未来创新。他在发言中介绍,欧洲机器人协会是欧洲最大的机器人学术及行业组织,在欧洲长期支持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研发。目前,机器人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一方面,机器人的应用能够提升工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目前,欧洲机器人业界高度关注互动式的技术,包括人机互动、人机协作,以及传感、信息解读、认知和感知等技术。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需要很好的开发工具,对其进行模拟和编程,这些都是欧洲非常关注的技术领域。
以《新一代的机器人》为题,发表演讲,他介绍,优傲机器人成立于2005年,目前主要致力协作机器人市场。他说,当前人们都想要独特的定制化的产品,客户对交付的时间也越来越严格,这改变了全球制造业的流程,也是协作机器人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协作机器人的概念比传统机器人的范围更大,潜在的应用场景比传统机器人更广,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在以《机器人时代来临》为题,他表示,iROBOT公司成立于1990年,目前已经打造了超过100多种类型的机器人。机器人是一个物理设备,不是软件本身,它生活在物理世界当中的,必须要能够智能地适应和回应现实世界,这也是我们怎样使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和实用的努力方向。对于消费机器人来说,要学会思考,并对其所在的环境信息进行处理,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在高峰对话环节,6位专家以智能生命体的现在与未来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共同进行探讨,观点十分多元。对话环节由 主持。对话中,Alois C.Knoll向各位专家就机器人十年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提问, 认为,最大的发展将在于与人类共生的机器人,并且未来的机器人市场,将是年轻人的市场; 认为,服务机器人将是未来; 认为,应该是玩具和伴侣机器人; 则认为,是完全互联的、基于网络的机器人; 则从两个方向进行了设想:从总量上来讲,最大的市场在于面向家庭的服务机器人,从商业价值上来讲,最大的市场应该称之为机器人社会,即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是互联互通的,可以共享大量智能数据,同时集体化地提供给每一个人不同的服务。 也表示,机器人已经进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以《人类身边的小伙伴:那些个子虽小却功能强大的微型机器人》为题,介绍了在微型机器人、纳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领域取得的进展。他说,目前微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大型手术,未来微型机器人会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达到细胞和组织的级别。现在,我们正在做这样的研究,我们也对未来的前景很兴奋。现在微纳米机器人目前还没有应用在人类的身体上,但在未来五到十年当中这种技术有望在人体应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以《精准交互无人机在机器人和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为题,介绍了精准交互无人机及其应用,包括高度控制、力量控制和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他表示,通过与物理世界进行互动,无人机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让其在不同的高度实现不同的精度运转。未来,无人机的优化,做到更加精确,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