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安民
一度备受追捧的翡翠遭遇冰冻。自2002年以来十年只涨不跌、而且几乎是“疯涨”的“神话”也终结,众多翡翠投资者也损失惨重。近期深圳文博会期间,见证了翡翠行业多年发展历程的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田大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翡翠产业进入“调整期”,但翡翠市场是在“休眠”而非死亡,翡翠投资依然可期。
市场“休眠”而非死亡
近十年时间高端翡翠(高种满色)上涨了四五百倍;中端翡翠(高种或低种高色)上涨了几十倍;中低端(较低种无色)翡翠上涨了十多倍;低端翡翠也上涨了若干倍。没有哪一种商品像翡翠一样在短短十年时间出现如此的涨价幅度。
由于长期的快跑,翡翠市场终于支撑不住了,需要“歇一歇”。于是从大约2011年中期开始至今,翡翠市场进入了自动调整时期。
在这个时期,翡翠市场整体销售缓慢,市场疲软,总体销售量略有下降,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部分消费者悲观失望,还有部分消费者继续把玩,但比以前冷静许多。
田大余认为,当前的翡翠市场只是处在“休眠”状态,而非死亡状态。目前的市场,商家继续在卖翡翠,只不过卖得少一些,价位略低一些;顾客照样在买翡翠,只不过买的少一些、买的理性一些;市场照常在运转,真正的行家依然在把玩翡翠,并没有因为市场疲软而放弃,相反变得更加从容,随时捕捉着有利的商机。
调整带来市场重构
翡翠市场的调整期,也成为翡翠文化和翡翠行业浴火重生的重要契机。
田大余坦言,过去的翡翠行业是不成熟的,甚至是不够健康的。这些不成熟或不健康的问题可能会在市场调整期得到逐步解决。由于翡翠标准缺失,翡翠行业客观上存在一个“机会利润”的问题,于是造成了交易中“喊天还地”的现象。
田大余认为,疲软的市场也许是好事。其中,对于定价标准来说,部分商家或许会抵御“机会利润”的诱惑,探索依据经营成本加合理利润定价的新模式。过去十年翡翠行业发展太快导致行业自律不足,行业制度规则、标准规范、商业心理、行业自律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翡翠仍是奢侈品投资的佼佼者
对于未来翡翠市场的前景,田大余仍然充满乐观。他指出有多条依据予以支撑,首先是翡翠资源稀有,全世界95%的翡翠在缅甸;二是翡翠物理特征可人,细密、坚硬、温润、靓丽、变化无穷、品味无限;三是几千年玉文化赋予玉石的文化、艺术、品性、灵性、德行、宗教等价值寄托,在翡翠得到了完美体现;四是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闲钱必然在寻找机会;五是过敏具有奢侈品消费能力,中国已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大国。六是大陆的投资理财品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存钱怕贬值,买债券收益低,买股票风险大,买黄金也靠不住,于是珠宝玉石成为投资理财品市场的重要产品。
田大余分析认为,总体上社会公众心态逐步趋于理性,而翡翠爱好者成为支撑翡翠行业复苏和正常发展的中坚力量。经历风波后翡翠在奢侈品市场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巩固。在奢侈品市场中,翡翠将以其特有的艺术品味和文化价值得到消费者钟爱,在投资品市场中,翡翠的保值性、增值性依然具有优势,容易辨识、可以评估、风险较小、专业知识不需要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