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雪红
在相当长时期内,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的地位不会变,基于比较成本层面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在进一步转换为产业链层面的国际化新优势。这体现了我国纺织工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新特点,面向创造供求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记者近日针对此种情况进行了采访。
纺织业要破解真跨界和假跨界
跨界可以说是近几年的热门关键词之一,也是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纺织业自然也不例外,如罗莱家纺涉及智能家居,梦洁家纺进军软装领域等,都说明跨界已渗透纺织业,但是也有一些人误解了跨界的定义,甚至误以为升级就是跨界。那么究竟什么是跨界,而哪些又是升级呢?
许多企业在转型升级的时候,误以为升级就是转型,但这是两个概念,升级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而转型就是跨界,跨到另一个领域,这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其实许多企业在转型升级上吃了不少苦头,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区分两者的区别,导致浪费了许多时间和金钱,使得企业错失最好的时机,从而走向破产。
真正的跨界不仅是单纯的升级,而是改变原有的产品形态,对于纺织业而言,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从纺织原辅料进入到纺织成品,毕竟一直从事生产半成品或者原料的企业,对于成品的生产可以说是一知半解。
另外,许多家纺企业进军到软装界,这也是一种跨界。
说完真跨界,现在来说说伪跨界。什么是伪跨界,就是打着跨界的名头,而仍然从事与自身相关的产业。如家纺企业与动漫企业合作,打造一些适合儿童的纺织品,这不叫跨界,应该叫合作。很明显这只是企业为自家产品进行的一个升级,没有涉及到产品定义。
2015年或许并不是最好的时代
2015年,波司登关店和净利润创新低。据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年报数据显示,上一财年营收为62.93亿元,同比下滑23.61%;净利润更同比大跌81.01%,至1.32亿元。同时零售网点同比减少了高达5053家。截至2015年9月31日的2016财年中报显示净利同比减少48.29%,同样不乐观。作为老牌的羽绒服企业,羽绒类的品类之王,在转型过程中走的并不顺利。
同样处于转型焦虑还有百丽、李宁等知名企业。一旦企业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势必会寻找新的突破口来捅破固有的天花板。可捅破天花板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需要冒险和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来引领。同样,只有渡过转型焦虑症,企业才能赢得新一轮的增长。
纺织工业的定位将有所调整
在新的定位下,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三大关系需要改善。第一是产业与社会的关系。产业要想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产业同社会的关系问题。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另外纺织产业还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特别是在目前的城镇化过程之中,纺织产业还肩负着吸纳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任务。第二是产业与生态的关系。目前环境保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之相关的行业标准在逐步提升,相关的政策逐渐对产业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第三是产业与消费的关系。纺织服装业已经跨越了制造产品的层面,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大部分是面对最终消费者,肩负着改善消费者的生活,甚至是引领生活方式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