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   星期六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个税改革重在激发正面效应

2016-10-29 21:31:12    作者:鲁春晓
核心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虽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内部贫富分化严重。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弥补,此时,进一步发挥税收等对收入的调节分配作用,重要性越发显现。

□   鲁春晓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虽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内部贫富分化严重。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弥补,此时,进一步发挥税收等对收入的调节分配作用,重要性越发显现。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高层对于个税改革此前亦有发声。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个税改革方案已提交国务院,关于方案详情,单纯提高征收标准不是个税改革方向,中国将转向综合个人所得税体系,新体系将基于完整的资产信息,房贷利息、教育和抚养子女费用将可减税。随后在今年7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公开称,房贷利息抵扣个税已经确认,并且可以确定该方案将会在全国推广。

实际上,无论是《意见》要求发挥税收调节功能,还是财政部官员关于个税抵扣综合化的言论,无疑都是改革的方向。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不仅可以调节一次分配的不公,亦可激发提振国内消费的正面效应。

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除了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外,《意见》还提到要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因为并未言明何为“高收入者”,令十年前个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中设定的年收入12万元被拿出炒作,并由此引发民众质疑,之后财政部、国税总局多位专家出面辟谣。

的确,高收入者的界定,既不能继续执行十年前的标准,也不宜“一刀切”。每个城市因物价和生活水平的不同,每个家庭因支出负担的不同,都不应一概而论。当前个税制度主要通过工资收入征税,而不少高收入者往往工资性收入占比不多。其他如劳务报酬所得、股息红利、房租、财产转让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因使用税率不同,甚至出现漏征,不仅导致不公平,还令国家税源流失。因此,各类所得尽可能纳入综合征收范围,纠正个人所得税沦为“工薪税”的现状。

总之,任何一项改革,都要以激发正面效应为目的。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政策适当则既显公平,又能促进消费,是利国利民的得力之举;如若不当,将加大社会中间阶层负担,其损害非财政收入可以弥补。个税作为一项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急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