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   星期一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扩大消费应从内因着手

2017-01-06 18:03:17    作者:本报评论员
核心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投资、出口拉动作用逐渐式微。此时,对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倚重就越来越大。决策层也越来越重视消费对于经济的作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的政策措施,旨在以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有效供给、补上短板,以期改善民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品质提升,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投资、出口拉动作用逐渐式微。此时,对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倚重就越来越大。决策层也越来越重视消费对于经济的作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的政策措施,旨在以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有效供给、补上短板,以期改善民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品质提升,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的确,虽然从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在出口、投资增长萎缩之际,消费每年都有10%左右的增速,但由于各类因素制约,消费的作用似乎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以改革和创新消减制约因素,扩大国内消费,甚至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前行的方向。

居民收入分配制度不甚合理。当前,中国不仅在一次分配中存在对中低收入者的制度性不公,而且在税收等二次分配环节,公平原则也没有能很好体现。要提高国内产品供给质量。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长,民众对于商品质量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国内一些产业产品质量和档次尚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因此,应提高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产品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比如,推动制造业升级,将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进行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将中高端消费品质量标准提升至与发达国家一致,同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营销战略、售后服务及物流配送等方面提供保障,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产品。

此外,须完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近年来,国内产品质量问题屡成公众关注焦点,亟须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升公众对国产商品质量的信心。如出台较为全面的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强化法治监督和惩罚力度,包括完善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构建联合监管机制,覆盖市场监管和质量认证程序中存在的管理“空白”等。欲切实扩大国内消费,除了常规的破除消费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供给等举措外,从目前制约消费的内因出发,亟须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和提升国内产品质量等方面发力。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