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6   星期日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工匠精神是质量提升软实力所在

2017-02-17 18:53:35    作者:本报评论员
核心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企业或个人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做为一种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恰是未来中国提升产品质量的软实力所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制作器物时就有着崇尚善和美的传统,从古至今出品的器物中都凝结着浓厚的工匠精神,制作出了无数世界级品牌和具有顶级质量的器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企业或个人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做为一种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恰是未来中国提升产品质量的软实力所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制作器物时就有着崇尚善和美的传统,从古至今出品的器物中都凝结着浓厚的工匠精神,制作出了无数世界级品牌和具有顶级质量的器物。

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高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也遭遇了诸多的产品质量问题。

一是追求性价比高的消费者影响了企业的质量观。我国民间有句俗语“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是直接反映产品质量的指标,高品质必定表现为高价格。

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长期在性价比高等观念的引导下,对质量不高但价格便宜的商品有了更高的接收度。这导致相当多的企业为了压低价格,采取了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采用低质原材料进行生产等短视行为来逐利。久而久之,劣质产品驱逐优良产品,不少企业逐渐摒弃了工匠精神。

二是崇尚狼性的企业文化不利于“匠人”的培养。工匠精神追求的是热爱、专注、执着以及一辈子的坚守和追求,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真正的匠人。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过度竞争中,很多企业采用狼性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造成员工忠诚度较低,很难终身从事一项事业和一种产品的制造,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匠人,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的稳定性。

三是缺乏匠人对尖端技术的钻研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提升。中国有非常健全的产品生产和加工链条,但因缺少长期钻研和持续创新的匠人,某些关键技术难以实现突破,只能依靠大量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或大量进口某些核心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没有匠人的钻研,国产的产品普遍存在稳定性差和可靠性低等质量问题。

事实上,解决我国当前的产品质量问题,实施质量强国之路,工匠精神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当代中国,需要全面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不仅要让匠人在提高产品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要以工匠精神鼓励实业领域引领世界高标准、打造世界名品牌。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质量强国目标。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